一路海西——刘明才书画作品展

2019-03-07

 

 

 

 

展览名称:“一路海西——刘明才书画作品展”

 

 


 

学术主持:夏可君

展览策划:罗正燕

展期:2019年3月16日至21日

展览地址: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

主办单位: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,东方艺术研究所

承办单位:境尚美术馆

协办单位:盛世唐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

开幕式时间:3月16日下午3:00

 

 

 

刘明才

笔名:石方,质生。 

1972年生于四川蓬溪。199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,获文学学士学位,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毕业,获硕士学位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,绘画系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中央美术学院博士。

 

刘明才的心象书写:一路海西

 

对于中国文化,绘画艺术自有其创造想象力的根源,这来自于两端:一端是自然,一端是心性,新的笔法只能从这两者的关系中生长出来,当然有着技法的学习与传承,但在最终形成自己语言风格的关键时刻,却要放弃已有的惯习,这就取决于自然与心性的感应。或者用塞尚几十年面对圣维克多山的话来说:艺术是平行于自然的和谐,这个和谐发生在何处?对于中国文化,就是心性与自然的节律共感。

在心性与自然之间重构节律性的共感,这是中国绘画一以贯之的心法,此心法形成的形象,最为契合的就是“心象”(Mind-Image),如果对应自然的风景,则是“心景”(Mind-scape)。对于过去七年来坚持在青海省海西写生的艺术家刘明才而言,他自觉建构了属于自己的“心象”绘画语言。

       “心象”是一个如此模糊但又如此关键的词,一直没有获得确切的艺术形态的表达,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任务与责任,而明才老师自觉承担了这个工作,那么他如何赋予它确切的含义?他如何对古典教义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给出自己个人与当代的诠释?明才给出了自己准确与明确的回答,其核心秘密就在于线条书写跟随两个维度而形成个体的综合:其一,通过旷日持久的日常书法书写,让自己的呼吸与“心律”保持对于线条的机敏感,让“心跳呼吸”与“书写速度”达到书写节律的一致;其二,面对海西的自然地貌,以简化的线条来捕获地貌在时间风化中的神采,让自然地貌的形态获得超越时空的“律动形态”,即保留其形态的暗示,又有着永恒的形态生动性;其三,也是同时,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笔与线条,让个体生命的心律与自然起伏的形态,形成画面上书写“节奏性的共感”。

这是书法线条与文字造型的心律提炼,自然地貌的简化与形象的律动抽取,画面色块与线条的整体节律化,这三重节奏化的要素在无数次面对一个具体的对象,即青海海西的具体写生活动中,逐步合成为明才老师艺术的书写节律化的“心象”。心象之为心象,乃是自然与心性在于艺术书写活动中获得了个体化的生命律动而成,它是个体情感的“心律”,自然形态的“律动”与书写线条的“节律”,这三重要素在“节奏”上达到共感,这需要艺术家持久的运作与调节,其所生成的形象必然具有生命永恒律动的活力,这正是书写意志面对自然最为虔诚的表达。

 

 

这个过程是如何具体展开的呢?这需要我们面对作品做出更为具体的解读。

其一,要提炼出个体化的线条,并且形成高质量的线条美感,这需要书法上的持久练习,这个心手合一的过程,在中国文化传统自有其法度与要求。只有汉字在造型与线条二者之间形成了内在呼吸的共感。明才老师在央美造型学院经受了系统的油画造型训练,但几乎很少有油画艺术家有着旷日持久的书法练习与创作。明才不仅仅从人物与事物的造型中学习,重要的是他还试图从汉字书法的书写中获得新的造型方式,这是在方圆、速度上,与造型和情感得到共感,在篆书的圆劲与隶书的方折中,以水平与垂直,绞转与提按之间,获得新的个体化线条造型,让线条具有自身的质感与韵味,因此,他的书法作品都是自己的诗词,是书写个体的心情与心绪,这就让线条与心情得到共感,每一笔都有着情感的赋予与弹性的魅力。这就是明才老师在书法上对于写意的追求,赋予线条以情感的意味,在线条的震荡与心绪之间,在文字的造型与情感空间之间,获得个体的节奏模态。

其二,则是在写生中提取自然地貌的形态。明才在过去七年深入海西的腹地,面对冷湖的苍凉,俄博梁粗粝的雅丹地貌,火星般焦灼的油苗山,在炙热的阳光下,他将如何捕获北方山川荒朴苍野的自然风神?明才尝试了不同的方法,从写实到抽象,不断简化线条,但此简化又如何保留自然的神韵?这是几个方面的处理:一是以线条拟似山形的轮廓,这些轮廓线捕获的是起伏的节奏,其线条在飞白中,在穿梭中,获得了妙曼的节奏。一是简化为小的山形,暗示性的缩小地貌的形态,但却赋予敦煌古拙的形态,这是把文化记忆重叠在自然地貌中,是艺术史图像志或历史记忆的还原与改造,但又置于一种空灵而遥远的势态之中。一是色调上异常古雅,以青色与赭色的冷色调为主,让色块与线条融合,形成情感意味的抽象色块,但又与画面的空白形成对比,异常生动。这三个方面的简化综合,都指向最后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,这就是心律的共感。

其三,在最近更为成熟与精到的作品上,我们看到了更为单纯的线条与色块的律动,这些线条轻盈优美,但又保留了荒率的气息,大片的留白与色块之间的张力建构起画面整体的节律,让书法用笔得到了精粹的体现,线条之间获得了跳跃的节奏,以线条自身的疾涩与断连,建构画面整体的形态感,如同抽象画,但又保留了自然的余象,这是抽象的自然化,但又不再只是自然地貌的形态,而是地貌形态的简化与线条化,此线条与色块的组合,就如同之前文字造型的心灵空间与情感塑造,现在则转化为色块线条的元素性组合空间,不同的色块就被线条的流动贯彻起来,形成诗意的整体韵律空间,而这是来自于个体生命内心的节律,但又与自然产生了奇妙的共感。即,随着这几年的写生,在简化的自然对象与书法的线条之间,画家以个体生命的情调,赋予色块与线条的整体性律动。而心性之为心性乃是一种生命情调的音乐性,海西的地貌是苍野乃至于荒莽的,画家需要以个体内心的孤寂去消化此苍茫,并使之获得生机,因为这些地貌有着内在的坚韧,正是这种消化艰涩与苦涩的努力,让画面获得了轻盈与明媚的线条色彩,就如同敦煌的色彩与线条在面对无边的荒野时,因为信念的虔诚与艺术的专注力,而神采无比,由此,明才也以其注意力的天然祈祷,确立了个体生命化的心象。

刘明才老师的心象作品,是一次非凡的艺术创作之路,他既具有艺术家个体风格的启发性,也具有教育学的启示性,它为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艺术当代转化的过程做了一次示范,即,在传统书法的练习与情感的表达上,在面对自然风景的抽象简化上,在绘画的平面上找到个体形式化的律动法则,如此的三重综合,通过“一路海西”的艺术历程,建构了一个中国文化书写意志当代转化的范例。

 

 

·


 

刘明才作品欣赏

 

创作现场

 

 

 

 

油画作品

 

 

 

 

局部

 

 

 

 

创作现场

 

 

 

 

油画作品

 

 

 

 

创作现场

 

 

 

 

水墨作品

 

 

 

 

书法作品

 

 

 

 

书法作品

 

 

 

 

书法作品

> 上一篇:唐人文化董事长贾枝桦一行赴重庆考察交流
> 下一篇:十三届国展草图观摩会于唐人文化隆重举办